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
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,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
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、最基础的途径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
前不久,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职业教育前途广阔、大有可为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职业教育功不可没。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、促进就业创业创新、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,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。在新征程上,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,职业教育战线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
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,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: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推进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建设,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。”当前,我国有1.13万所职业院校、3088万名在校生,在现代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,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%以上来自职业院校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、最基础的途径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。
2019年印发的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指出: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,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”长期以来,不少地方把职业院校当作普通教育的“低配版”,存在重普通教育、轻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,一些职校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业教育。事实上,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、育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重要区别,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,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定位。
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。随着社会分工变化,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但仍须在实践中培养磨练。目前,一些职业院校定位不清,以理论教学为主,丢掉了自己的优势,导致学生毕业后上岗还要“回炉再造”。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,让专业教材、课程对接市场需求,把产教融合、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,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,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、提升技能。
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。职业教育是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,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、紧密对接就业需求。现在,一些职业院校对市场研究不够,专业设置和教学调整不及时,人才培养和市场需要出现“错位”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必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,牢牢把握服务发展、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,优化学校专业布局,开设更多紧缺的、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。同时,还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,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,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。
“所当乘者势也,不可失者时也。”抢抓机遇,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,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。